89提金劑(高硫高砷,89提金?,89-S,AS)
產品亮點:
1、直接浸出,無需生物氧化或堿合劑等任何預處理!
2、普通氧化礦的浸出率,比用石硫合劑的浸出率高約5%
3、硫化礦、原生礦、半氧化礦的浸出率,比用石硫合劑的浸出率高約30%
4、綜合成本對比:比用石硫合劑節(jié)省藥劑費用20-50%
5、顏色:純靜白色偏灰,產品純凈無黑渣,藥劑穩(wěn)定一致!。
6、高硫高砷,原生礦,硫氧混合礦藥劑,有效浸出85%以上!
7、礦粒度200目,浸出可達94%,400目,浸出可達98%以上!已廣泛使用,效果顯著,浸出穩(wěn)定!
產品實物拍照:
一、89提金劑 屬于普通貨物,低毒環(huán)保。該產品性能穩(wěn)定、適用性強、浸出率高、回收快、用量省、成本低、便于使用、便于運輸?shù)奶攸c。
二、產品適用范圍:適用于金銀氧化礦、原生礦、硫化礦、氰化尾渣、金精礦的堆淋、池浸、炭漿(攪拌浸出)工藝生產。
三、產品成份:氧、鈉、氮、碳、鐵組成。
四、產品形態(tài):塊狀, 易溶于水,經清水溶解后即可使用。
五、產品運輸保管:
1、經檢測證明該產品不燃、不爆、無氧化劑、無放射性、無其他運輸危險性,可進行公路、鐵路、海運、空運運輸;
2、產品易吸潮,應防潮、防濕、防水、密封,放置于陰涼干燥處密閉封裝保存;
3、產品隔離儲存,嚴禁與酸性化學品、食用物品混裝存放;
4、防止人畜誤食;
5、按國家有關規(guī)定建立健全本產品的安全生產使用制度。
六. 產品使用方法:
89提金劑在金銀氧化礦、原生礦、硫化礦、氰化尾渣、金精礦的堆淋、池浸、炭漿(攪拌浸出)工藝生產中與使用氰-化-鈉的工藝流程相同,生產中貴液、貧液可重復使用,貴液提金用活性炭吸附為佳。環(huán)境溫度在10℃以上對金的浸出效果為佳。與氰化法提金相兼容。
1、調堿度:產品屬堿性無機化合物,使用石灰、燒堿(多加石灰、盡量少加燒堿)等做本產品的穩(wěn)定劑,礦堆(漿)PH值為11±1。原礦上堆或進池后,回(出)水調節(jié)堿度PH值11±1(用精密pH試紙9.5-13檢測)。
2、用藥量:用藥量約為礦量的萬分之3.0~5.0 (300~500克藥/噸礦),礦石的性質、品位、酸堿度會影響用藥量??砂此幩|量濃度計算出實際用藥量。
3、加藥法:在常溫下塊狀藥劑用清水充分溶解后即可使用(一般在流動水中或經充分攪拌后會加速溶解;堆淋時可在貧液池邊建投藥池,讓過炭后的回水直接沖刷選金劑溶入貧液池)。
首次加藥之前先調堿度10以上,池中水少時,堿、藥同時沖淋添加。可用兩個沖淋桶分別沖淋石灰(或燒堿)和選金劑溶解進藥水池(貧液池)或投入藥水池溶解,保證池中藥劑濃度均勻。如果是堆淋工藝,加藥、噴淋可同時進行。
初期:控制藥水質量濃度為0.6‰(即藥、水比為0.6: 1000,即0.6公斤藥加1立方水)左右,時間為7-10天。
中期:控制藥水質量濃度為0.5‰左右,時間為20-30天。
后期:控制藥水質量濃度為0.3‰左右,時間至吸附結束。
4、計算配藥:
①投藥量可以參考氰-化-鈉的使用量,建議進行選礦試驗并參考其最佳條件(常見約1-2 公斤/噸氧化礦,藥水質量濃度一般保持在0.1-0.6‰或藥水滴定濃度0.03~0.15‰,根據不同的礦石品位及有害成份適當調整);
②加藥量的計算方法:補藥量=(最佳藥水質量濃度值-現(xiàn)測藥水質量濃度值)×投藥池水量;假設最佳藥水質量濃度值是0.6‰(按水量計),回水藥水質量濃度是0.3‰,貧液池500方水,則補藥量:(0.6-0.3)×500=300公斤。
5、藥濃度:因不同的礦石其成份及酸堿度都不同,應根據該礦樣試驗得出的最佳藥水滴定濃度(‰),計算出藥水質量濃度(‰)(按下式計算):
藥水質量濃度(‰)=藥水滴定濃度(‰)× 4 (4為經驗值)
例如:藥水比值濃度為0.07‰,則藥水質量濃度(‰)=0.07‰×4=0.28‰(即藥、水比為0.28:1000)
按計算出來的比例投放提金劑。
七、89提金劑在實驗室中的操作方法:
(一)浸泡測試?(適合于氧化礦、原生礦、氰化渣、硫酸渣、金精礦、陽極泥)
1:取200-500克綜合礦樣,經球磨機磨到-200目占85%左右(細度達到的不需要磨),放入敞口(盆)容器內待用;
2:加入清水浸泡,超過礦面4-8厘米左右(根據容器大小);
3:調堿度PH值11±1。
4:放入藥劑0.2-2克,攪拌兩分鐘后浸泡(放前將藥劑打碎成粉混合均勻,具體用藥劑量根據礦樣含貴金屬品位及礦樣主要元素定。);
5:每隔二至四小時充分攪拌,待沉淀后測PH值,堿度PH值11±1。
6:取樣前待沉淀,取清水樣或者浸后的礦渣(礦渣用過濾機過濾,再用清水沖洗5次以上);
7:一個流程取3次樣,分別為12小時、24小時、36小時化驗,測算浸出率。
浸出率=(原礦品位-浸渣品位)/原礦品位*100%
(二)攪拌浸出測試?(適用于氧化礦、原生礦、氰化渣、硫酸渣、金精礦等)
1:取200-500克綜合礦樣經球磨機磨到-200目占85%左右后放入攪拌浸出容器中,再按(1:3—1:4比例的容積)加入清水,(炭漿法:加入洗凈后的活性碳《活性炭用量與氰-化-鈉使用量相同》)。
2:放入干石灰(最好是剛出窯不久),調整PH值,堿度PH值11±1。
3:攪拌速度控制在60-160轉/分鐘(炭漿法:觀察活性碳,以不把活性碳打碎為原則)
4:對于含砷、硫、銻、銅等復雜礦,預處理(焙燒、加藥劑氧化)后開始攪拌,兩分鐘后,放入0.2-2克左右的藥劑,攪拌12小時、24小時、36小時后取浸渣化驗,以測算浸出率。
浸出率=(原礦品位-浸渣品位)/原礦品位*100%
八.藥水濃度檢測方法
(一)檢測所需儀器與試劑
1、1000毫升棕色容量瓶1個,100ml錐形瓶?1個、100毫升棕色廣口瓶一個,10ml移液管2支、紅頭滴管1支;
2、測試劑(配制方法:1.7000克 硝酸銀加蒸餾水定容到1000毫升的棕色容量瓶,放入暗處保存待用);
3、顯色劑(配制方法:0.02~0.05克 試銀靈[淘寶有賣]加到裝有100毫升丙酮的廣口瓶中,放入暗處保存待用)。
(二)檢測方法
1、用10ml移液管抽取待檢測液5ml放入錐形瓶中;
2、滴管取顯色劑2滴(約0.1ml)加入錐形瓶中,液體顏色變淺黃色;
3、用10ml移液管抽取測試劑緩慢滴入錐形瓶(邊滴定邊搖動錐形瓶,觀察顏色變化);
4、當液體顏色由淺黃色變淺橙紅色為滴定終點,讀出所耗測試劑在移液管上刻度。
5、所耗去測試劑毫升數(shù)即為檢測液的萬分數(shù)濃度(藥水比值濃度),如耗去測試劑0.05 ml,則濃度為萬分之零點零五(即0.005‰);如耗去0.3 ml,則濃度為萬分之零點三(即0.03‰);如耗去1.0 ml,則濃度為萬分之一(即0.1‰);如耗去5.0 ml,則濃度為萬分之五(即0.5‰)以此類推。
注意事項:
1、所用試劑在運輸、存放和使用過程中要存放在深色(棕色)試劑瓶中陰涼避光保存;
2、建議使用專用的黃金椰殼活性炭作為吸附炭(炭漿法中使用炭漿提金專用活性炭);
3、溫度在10℃以上使用效果為佳;
4、建議定時檢測貴液品位、pH值及藥水濃度;
5、藥劑溶解后少量黑渣不影響浸出效果;
6、與氰-化-鈉同時使用不排斥。